搜索
查看 1 回复 0

海口美兰区大圈工作室茶文化探访【新华网】

4403

主题

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13220
发表于 昨天 20:25|来自:江西南昌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登录,享用更多功能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海口美兰区喝茶大圈工作室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海口美兰区喝茶大圈工作室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美兰区,隐藏着一处名为"大圈工作室"的独特空间。这里不仅是茶艺爱好者的聚集地,更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流平台。走进这间工作室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面墙的茶架,上面整齐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茶:海南本地的白沙绿茶、武夷山的大红袍、云南的普洱,每一罐都诉说着不同的风土故事。

工作室创始人林先生是位资深茶人,他放弃了城市高薪工作,用十年时间走遍全国各大茶区。"大圈这个名字,既指茶汤在杯中形成的圆润茶圈,也寓意着我们希望通过茶连接更广阔的世界。"林先生边说边为我们演示潮汕工夫茶的"关公巡城"技法,滚烫的水流在紫砂壶与茶杯间划出优美弧线。

与传统茶馆不同,大圈工作室每周举办"盲品会"。参与者需通过观察干茶、闻香、品饮来辨别茶叶的产地与年份。上个月的活动上,一位00后大学生准确识别出了1980年代的勐海熟普,让在场的老茶客们惊叹不已。"这不是天赋,是喝了三百多种茶样练出来的。"年轻人腼腆地解释。这种代际间的技艺传承,正是工作室最珍贵的场景。

二楼的空间被设计成可移动的茶席区,榫卯结构的矮几能自由组合。上周这里刚举办过"茶与书法"跨界活动,书法家在品饮六堡茶后即兴创作,墨迹随茶汤浓淡而变化。这种创新尝试吸引了不少年轻上班族,程序员小陈说:"原本只是来解压,现在却迷上了茶道里的算法美学。"

工作室最特别的当属"茶汤实验室"。玻璃器皿中正在进行茶叶发酵对比实验,墙上的数据曲线记录着不同湿度下白牡丹茶转化的香气变化。"我们想用科学语言解读传统工艺。"负责实验的农大研究生展示着他们的最新发现:水温每升高5℃,茶多酚析出速度就会翻倍。

夜幕降临时,工作室会点亮手工制作的竹编灯。暖黄光晕下,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本地阿婆用海南话讲述老爸茶的故事,旁边坐着用手机记录的外国留学生。茶香氤氲中,不同语言的笑声此起彼伏。正如林先生所说:"茶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,正在这里生长出新的年轮。"

免责声明

1、转载或引用本站原发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站网址(https://www.yayijia.cc)。

2、由网友发布在本站的原创内容,本站保留收集、归档整理及在自有网站和自有媒体上发布的权利。如需转载请注明本站原发,并征得原作者同意。
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
4、如在本站发现有网友转载作品侵害了您的著作权,请联系我们并提供依据,我们将及时将您的作品移除。

5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