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 1 回复 0

宁波工作室品茶雅集

3449

主题

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10358
发表于 昨天 05:44|来自:江西南昌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登录,享用更多功能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宁波工作室品茶喝茶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宁波工作室品茶喝茶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在宁波这座融合了现代与传统气息的城市中,品茶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悄然复兴。位于老城区一隅的"清和茶事"工作室,成为许多茶友寻味慢生活的静谧之地。推开原木色门扉,扑面而来的是炭火焙茶的焦香与白瓷盖碗中飘散的兰韵,时间在这里被拉长成透明的茶汤。

工作室主人陈先生是第三代茶人,祖辈曾在四明山经营茶圃。他独创的"三时茶席"概念,将晨露、午阳、暮霭三种自然意境融入空间设计。晨间茶席选用玻璃茶具冲泡安吉白茶,阳光穿透叶片时投下翡翠般的光斑;午后以粗陶壶闷泡陈年普洱,茶汤在粗砺器皿中更显醇厚;傍晚则用薄胎白瓷呈现凤凰单枞,茶香与天青色茶器相映成趣。这种与时俱变的茶事美学,吸引了不少年轻白领前来体验。

茶室北墙陈列着宁波本土茶人的手作器物:越窑青瓷茶则、象山竹编茶盘、慈溪手打银茶匙,每件器物都记录着匠人与茶叶的对话。特别是一组梅子青釉的闻香杯,釉面冰裂纹恰似春茶舒展的叶脉,成为茶客们最爱的拍照道具。这些在地化元素的运用,让传统茶文化有了可触摸的当代表达。

每周三的"盲品会"是工作室的特色活动。茶师会准备五款去除标识的茶样,参与者通过观色、闻香、品味来猜测茶类产地。有位金融从业者在此活动中,意外发现自己能准确辨别出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茶,现在已成为工作室的常驻评茶员。这种互动形式打破了茶道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,让更多人体会到"茶无贵贱,适口为珍"的真谛。

茶点搭配也体现着宁波特色。奉化水蜜桃制成的蜜饯、余姚杨梅酿的果醋、宁海前童古镇的桂花米糕,这些茶食既中和了茶汤的涩感,又以味觉串联起四明大地的人文故事。工作室与本地农户的直接合作,更让每份茶点都带着山野的时令气息。

二楼临窗的"观云位"最受茶客青睐。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天封塔的飞檐与远处甬江的波光,手捧一杯明前龙井,看茶叶在杯中沉浮,仿佛整座城市的喧嚣都沉淀在了茶汤里。有对退休教师夫妇每周固定来此消磨午后时光,他们说这比年轻时喝的咖啡更有回甘。

随着节气变换,工作室的茶单也在不断更新。谷雨前后的望海茶带着海雾的鲜灵,霜降时节的野放红茶蕴藏山岚的暖意。这种遵循自然律动的茶事安排,让都市人重新建立起与土地的联结。不少企业也将茶会搬到这里,在氤氲茶香中洽谈合作,效率竟比在会议室高出许多。

夜幕降临时,茶室会点亮手工竹编灯笼。暖黄光晕里,最后一泡老白茶正舒展叶片,茶客们低声交流着品茗心得。这种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,或许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精神茶点。当电子设备的蓝光被茶席的暖意取代,人们在这里找回了专注当下的能力——就像茶叶在水中慢慢释放真味那般自然。

免责声明

1、转载或引用本站原发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站网址(https://www.yayijia.cc)。

2、由网友发布在本站的原创内容,本站保留收集、归档整理及在自有网站和自有媒体上发布的权利。如需转载请注明本站原发,并征得原作者同意。
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
4、如在本站发现有网友转载作品侵害了您的著作权,请联系我们并提供依据,我们将及时将您的作品移除。

5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