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 1 回复 0

昆明官渡区工作室静心品茶雅集

3582

主题

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10757
发表于 昨天 06:53|来自:江西南昌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登录,享用更多功能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昆明官渡区工作室品茶喝茶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昆明官渡区工作室品茶喝茶【Q溦—4163—0509—】在昆明官渡区的街巷深处,藏匿着一处闹中取静的工作室,这里以茶为媒,为都市人提供了一方暂别喧嚣的净土。推开木质格栅门,扑面而来的是焙火乌龙的低调焦香与生普的清新山野气,两种截然不同的茶韵在空气中交织,悄然勾勒出茶空间的独特气质。

工作室主理人陈师傅是滇红茶艺非遗传承人的弟子,他将传统与现代审美融入茶席设计。茶台选用百年树龄的核桃木整板,边缘保留着自然的树瘤纹理,与官渡老城区斑驳的青砖墙形成时空对话。茶器陈列架上,建水紫陶壶与景德镇青花盖碗分列两侧,不同材质的器具在射灯下投射出深浅不一的光晕,仿佛在诉说中国茶器的南北流派。

每周三的午后,这里会举办"盲品挑战"活动。参与者需通过茶汤色泽、香气层次和喉韵变化,辨别出景迈山与易武山普洱的细微差别。有位常客曾用"景迈如琴弦震颤,易武似古埙回响"来形容两地茶的差异,这种诗意的表达逐渐成为茶友圈的经典比喻。工作室特制的茶单也别具匠心,用海拔高度代替常规的年份标注,譬如"1800米高海拔月光白"的标注方式,让人未饮已先遥想茶山云雾。

二楼临窗的茶榻区域最受年轻群体青睐。设计师巧妙利用官渡古镇的传统窗棂图案,将光影切割成几何形状投射在亚麻茶席上。在这里点一泡冰岛古树生普,看茶叶在玻璃壶中舒展如敦煌飞天衣袂,三个冲泡回合后,茶汤从浅金渐变成蜜蜡色,口感也由清冽转为醇厚,恰似昆明这座城市从晨曦到日暮的光影变幻。

工作室后院的露台种着二十余种云南本土茶花,与茶室内的插花作品形成内外呼应。每年春分时节,陈师傅会采摘自家栽种的滇红大叶种鲜叶,现场演示"一芽二叶"的手工揉捻技法。围观者能清晰看到茶叶细胞壁破裂的瞬间,琥珀色的茶汁渗出时散发的青草香,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许多游客重新理解了"一杯茶汤的生命历程"。

相较于商业茶楼的喧闹,这里更注重茶事活动的仪式感与知识性。近期推出的"古茶树叶脉拓印"工作坊,参与者可将千年茶王树的叶片纹理转化为艺术画作,这种创新形式吸引了不少艺术院校师生。而藏在书架后的暗格内,收藏着1950年代的凤庆茶厂档案复刻件,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当年"滇红特级工夫茶"的拼配密码,成为资深茶客津津乐道的隐藏菜单。

夜幕降临时,工作室会点亮手工捶打的铜制茶灯,暖黄的光晕为茶汤镀上一层金边。此时来一泡陈化十年的老茶头,看它在陶壶中慢慢化开,恍若目睹官渡古镇六百年的历史在杯中缓缓苏醒。这方茶空间正如普洱茶般,初识平淡,细品方觉层次万千,最终在味蕾与记忆中留下悠长的回甘。

免责声明

1、转载或引用本站原发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站网址(https://www.yayijia.cc)。

2、由网友发布在本站的原创内容,本站保留收集、归档整理及在自有网站和自有媒体上发布的权利。如需转载请注明本站原发,并征得原作者同意。
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
4、如在本站发现有网友转载作品侵害了您的著作权,请联系我们并提供依据,我们将及时将您的作品移除。

5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